« 上一篇下一篇 »

IAR for arm 使用入门——以LPC1768为例

基于ARM内核的微处理器常用的集成开发环境一般有KEIL MDK与IAR,我以前一直用的是KEIL MDK,可是有一段时间总是出问题,于是就想着什么时候用用IAR,这次刚好想学一款新的芯片,LPC1768,磨刀不误砍柴功,先把开发环境搞定才是现在要做的,所以这次就下载了IAR,鼓捣了两天,网上查了些资料,终于会用了,下面我来介绍一下IAR for arm的配置,以及如何建立一个LPC1768的工程。

第一、在IAR的主界面中,点击Project -> Create New Project,准备创建一个新的工程;

第二、选择空工程Empty project,点击Ok确认;

第三、为工程选择一个文件夹(事先建立好的空文件夹)并命名保存,

于是一个新的工程就被创建了,如下图所示;

第四我们为工程添加几个分组,操作如下图示,

然后得到如下界面,

其中,Doc组用于存放说明文档,不属于有效的工程文件;Source Code组用于存入源代码文件;System Code用于存放芯片设计者提供的系统配置文件;

第五、加入需要的代码文件,如下图示,

这里需要注意几点,否则编译时会与链接时会出错:

1、IAR自带有芯片的启动文件与内核文件,所以这里我们就直接使用IAR的自带文件,自己不再添加启动文件。关于启动文件,后面会进行介绍。

2、这里的系统文件就只需要添加system_LPC17xx.c。

好了,文件添加完毕,此时我们打开源文件Blinky.c

然后点击编译按钮,

发现编译失败,出现一个错误,提示为:不能打开源文件“LPC17xx.H”,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错误呢?那是因为我们在Blinky.c文件里包含了这个头文件,但我们却没有告诉编译器这个头文件的路径,于是乎,它找不到了,所以就报错了。

解决办法就是告诉编译器头文件的路径下面我们来进行IAR的配置,请继续看图。

1、定位到工程,点击鼠标右键,选择Options,进入配置界面;

2、选择General Options项中的Target,点击鼠标指示的位置,选择芯片(我这里选的是LPC1768);

3、选择General Options项中的Library Configuration,把Use CMSIS的复选框勾上(这里就是选择使用IAR自带的启动文件);

4、选择General Options项中的Library Options,把两个下拉列表框都选为Full,如下图示;

5、选择C/C++ Compiler项的Library Optimizations,把优化级别选为None,不优化(这里学习自网络,解释是不优化可以保证便于调试);

6、选择C/C++ Compiler项的Preprocessor,把工程中包含的头文件的路径添加进来

7、选择Output Converter项,按照下图所示进行配置;

8、选择Linker项的Config,把Override default 复选框勾上;

9、选择Debugger项的Setup,把Driver下拉列表选为J-Link/J-Trace,并把下面的Override default复选框勾上;

10、选择Debugger项的Download按照下图所示进行配置;


11、选择J-Link/J-Trace项的Setup,把Reset下拉列表框选为Reset Pin

其他的没有提及的选项,全部维持默认设置。至此,IAR配置完毕,我们还需要点击一下保存按钮,保存整个工程。

下面我们再定位到Blinky.c源文件,点击编译按钮,如下图示,刚才的错误没有了,

再点击链接按钮,如下图示,链接成功。

接下来把程序下载到开发板里面就行啦,OK,IAR for arm 的使用介绍完毕。